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什么诊断标准?
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诊断主要基于慢性关节炎的症状和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目前RA的诊断仍沿用ACR1987年修订的分类标准:关节内或周围晨僵持续至少1小时;至少同时有3个关节区软组织肿或积液;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区中,至少1个关节区肿胀;对称性关节炎;有类风湿结节;血清RF阳性;X线片改变符合以上7项中4项者可诊断为RA。
实验室检查 (1)一般检查 血、尿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生化(肝、肾功能,A/G)、免疫球蛋白、蛋白电泳、补体等。 (2)自身抗体 类风湿因子(RF-IgM)、抗环状瓜氨酸(CCP)抗体、类风湿因子IgG及IgA、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体,以及抗核抗体、抗ENA抗体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需要满足哪些具体标准?
1、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诊断主要基于慢性关节炎的症状和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2、目前RA的诊断仍沿用ACR1987年修订的分类标准:关节内或周围晨僵持续至少1小时;至少同时有3个关节区软组织肿或积液;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区中,至少1个关节区肿胀;对称性关节炎;有类风湿结节;血清RF阳性;X线片改变符合以上7项中4项者可诊断为RA。
3、骨关节炎 为退行性骨关节病,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者。主要累及膝、脊柱等负重关节。活动时关节痛加重,可有关节肿、积液。手指骨关节炎常被误诊为RA,尤其在远端指间关节出现赫伯登(Heberden)结节和近端指关节出现布夏尔(Bouchard)结节时易被视为滑膜炎。
4、表层或间质内致密的纤维素沉积;灶性坏死。1皮下结节中的组织学改变应显示中心区细胞坏死灶,围绕着栅栏状增生的巨噬细胞及最外层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风湿性关节炎的区别发病人群不同风湿性关节炎:初发年龄以9-17岁多见,男女比例相当。
5、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要化验类风湿因子、对称性关节症状,皮下结节等情况。
下列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的是
1、目前RA的诊断仍沿用ACR1987年修订的分类标准:关节内或周围晨僵持续至少1小时;至少同时有3个关节区软组织肿或积液;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区中,至少1个关节区肿胀;对称性关节炎;有类风湿结节;血清RF阳性;X线片改变符合以上7项中4项者可诊断为RA。
2、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诊断主要基于慢性关节炎的症状和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3、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主要表现为周围对称性的、多关节、慢性炎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20~45岁女性,发病者男女之比为1:2~3。是造成年人人群丧失劳动力及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多伴有关节外的系统性损害,累及浆膜、心、肺、眼等器官。
4、美国风湿病学会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①晨僵。②至少一个关节活动时疼痛或有压痛(为医生所看到)。③至少一个关节肿胀(软组织肥厚或积液而非骨质增生,为医生所看到)。④至少另一个关节肿胀(为医生所看到,两个关节受累所间隔的时间应不超过3 个月)。
5、【答案】:E ABCD四项对类风湿关节炎无特异性,而类风湿关节炎的X线下骨质改变有其相应的特征性:早期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和关节腔渗液,以后可有关节部位骨质疏松,关节腔隙缩小和骨质侵蚀;晚期出现关节半脱位或骨性强直。目前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最有意义的实验室指标仍然是X线检查。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1、可疑类风湿性关节炎:其诊断需下列各项中的2 项,而且关节症状的持续时间应不少于3 周。
2、这三道题是考察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需具备4条或4条以上,此病人已具备3条即:①腕、掌指、近端指关节肿≥6周;②对称性关节肿≥6周;③RF阳性(滴度1:20)。
3、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①晨僵现象与关节僵硬。所有类风湿患者都有这种表现,是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其特点是于早晨或睡醒后出现关节僵硬,活动不灵活,严重时可有全身僵硬感,起床后经活动或温暖后,即觉缓解或消失。晨僵现象表明类风湿病变在活动,晨僵持续时间的长短与病变严重程度是一致的。
4、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为:早晨起来关节僵硬,持续至少1小时。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部位的软组织肿胀(关节炎)。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或腕关节肿胀超过6周或12周。对称性肿胀(关节炎),既身体两侧相同关节同时或先后发病。皮下类风湿结节。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