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软骨磨损的症状
膝关节受伤,勿因小伤疏忽大意。应去正规医院做膝盖损伤检查,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方面都有所退化,应重视膝关节的保护。
岁以上,膝关节内的软骨、半月板出现老化,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也因为萎缩,使得对膝关节的保护能力减弱。长期的负重,也使得关节面软骨产生磨损以及慢性炎症。因此,不少人会感觉到明显的关节疼痛,若是半月板出现损伤而发生卡压时,除了疼痛更会导致行动不便,甚至无法下蹲。
其临床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行走困难、上楼下楼艰难、站着难蹲下、蹲着站不起来,病人十分痛苦。虽然此病进展缓慢,每个病人表现不全相同,但最后转归都一样——膝关节行走功能丧失。
膝关节一走路就痛,但不走路也不痛。 这种情况给我们一个提示,问题很可能是关节软骨或半月板受损,因为如果是痛风等问题,患者就会出现。 疼痛通常与活动无关。在关节软骨磨损的早期,患者的症状往往不是特别严重。 一般疲劳时会有轻微的疼痛,休息后可缓解。
就是指两侧膝关节的胫骨关节面关节软骨磨损,通常发生于骨关节炎、类风湿或其它累及关节的疾病引起。由于关节面磨损,造成关节面粗糙,变现为关节变形、活动时摩擦感及摩擦音、活动不利。症状主要是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治疗可以用玻璃酸钠封闭等保守治疗,减少活动量。
宝宝是罗圈腿,该如何给孩子纠正过来?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判断宝宝是否罗圈腿膝关节粗大畸形,有个简单膝关节粗大畸形的办法膝关节粗大畸形:让宝宝仰卧膝关节粗大畸形,用双手轻轻拉直宝宝双腿,向中间靠拢。正常情况下,宝宝两腿靠拢时,双侧膝关节、踝关节是并拢的。如有间隙,就应注意。当间隙超过10厘米时,一般都要接受治疗。
尽量避免趴睡。虽然趴睡不一定直接证明会对宝宝的腿型造成不良的影响,但是当宝宝趴睡时,会让小朋友的脚踝呈内翻或外翻状,长时间下来,也可能影响膝关节粗大畸形他的腿型。避免跪坐。
妈妈想帮孩子预防“罗圈腿”,可以及时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很多宝宝,钙的摄入量是足够,但是很多是因为缺少D维而吸收不好。一般从宝宝出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直到宝宝长到3周岁左右。如果满1周岁后的小宝宝,每天的喂奶量还不到500毫升,建议还要及时补充钙。
膝盖很大,腿伸不直怎么办
1、若真的要知道小朋友的O型腿是否真的严重到需要治疗的程度,可以带至医院做一些检测,如利用X光检查他的膝盖角度弯曲的角度是否过大,否则只需持续观察即可。
2、腿不直矫正: 方法弓步侧压腿,一腿压30次,交替各进行2次。方法杠铃夹腿深蹲。肩负中等重量的杠铃,两腿分开约同肩宽,慢慢下蹲至全蹲(膝角小于90度),然后快速夹腿直立,1组做8~10次,共做4~6组。方法3稍微改变一下站立姿态,便可运用腿部肌肉不同的部位,这是下蹲运动的最大特点。
3、如果是身体老化,可以尝试轻微运动,慢慢调理,有条件的话,可以尝试针灸治疗。如果是病症引起的,或者受伤之后引起的,就去康复医院吧,那里有很多康复训练的器材。
膝盖向内弯曲,腿很畸形,怎样可以变直?
1、腿不直矫正: 方法弓步侧压腿,一腿压30次,交替各进行2次。方法杠铃夹腿深蹲。肩负中等重量的杠铃,两腿分开约同肩宽,慢慢下蹲至全蹲(膝角小于90度),然后快速夹腿直立,1组做8~10次,共做4~6组。方法3稍微改变一下站立姿态,便可运用腿部肌肉不同的部位,这是下蹲运动的最大特点。
2、每天按摩膝盖,再涂抹一些护肤乳剂或特制的能促进血液流通的腿部护肤霜加以改善和滋润。也可将一只柠檬切成两半,放在膝盖处搓擦皮肤。含有丰富果糖、果酸的柠檬既可柔软肌肤,也可消除角质鳞片。松弛的膝部肌肉,有碍于腿部线条美,影响腿部的整体美感。
3、矫正姿势 让宝宝弯腰,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放在膝盖上,膝盖朝向内保持10秒,再还原站立,做5~10次,这个姿势有利于矫正宝宝的o型腿。
4、跪坐在腿上,塌腰,两脚慢慢向外向前移动,腰部随之也逐渐直起来。做 15~20次。 如何矫正O型腿 稍微改变一下站立姿态,便可运用腿部肌肉不同的部位,这是下蹲运动的最大特点。下蹲时膝盖和大腿靠拢,对于矫正 O型腿很有效。尽可能的下腰深蹲效果会更好。
5、拉伸有助于矫正腿型。另外,靠墙站立保持腰、腿挺直,每天站立半小时,持之以恒腿型就会慢慢的变直;矫形手术:畸形程度严重的患者可以通过手术矫正,截骨矫形术可以矫正腿的力线,使腿能够变直。如果是膝内翻或膝外翻,同时伴有骨关节炎、关节退化的老年患者,可考虑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