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膝内、外翻畸形
1、膝外翻膝关节内畸形关节外畸形: 主要表现:走路笨拙膝关节内畸形关节外畸形,走路时双膝相互碰撞膝关节内畸形关节外畸形,容易跌倒膝关节内畸形关节外畸形,足趾向内偏。 平卧位检查:下肢伸直,髌骨向正上方,双膝并拢时,双侧内踝之间存在距离,距离越大,外翻越重。此外,膝内翻和膝外翻根据发生的原因可分为发育性和病理性两种。
2、膝内、外翻的成因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大多数膝内翻、膝外翻是发育性改变属于生理性的。少数为病理性的,例佝偻病、外伤、炎症、先天性骨骼生长障碍性疾病、四型粘多糖病、肿瘤、脊髓灰质炎及脑瘫等,均可引起下肢力线性排列的紊乱,造成膝内、外翻畸形。
3、所谓的病理性的膝内翻和膝外翻,是由孩子骨代谢异常,内分泌疾病或者外伤等原因引起的,这种类型的膝内翻和膝外翻,不能随着生长发育自行纠正,例如:佝偻病引起的膝内翻。病理性的膝内翻和膝外翻需要针对病因治疗,残余畸形有时还需要手术治疗。
4、外翻畸形的特点是在并拢站立时膝关节内侧可以接触,但是脚踝内侧不能够接触,一个是O形腿,另一个是X形腿。但是对于准确的内、外翻的评估,还是要通过下肢力线测量来确定。通常要拍摄双下肢站立位全长片,脚尖朝前拍纯正位全长X光线片,然后测量从股骨头中心到踝关节面终点的连线。
膝关节内翻屈曲畸形患者行初次膝关节置换的术中处理
1、对于屈曲挛缩的患者可用沙袋压直膝关节,必要时用夹板将膝关节固定在伸直位。全膝置换术后4 ~8周,如果还处于僵硬状态,则单纯的康复训练很难奏效,需要在麻醉下进行手法松解,在手法松解过程中要小心假体周围骨折及髌腱撕脱。术后3个月以上的患者。
2、目前对于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最为合适的年龄在65岁左右,在这一年龄阶段,既不会有太大的活动量,同时身体各项指标都较正常,按照目前假体使用寿命来讲,一般不需要进行二次翻修手术。 膝关节活动度 膝关节活动度(ROM)是衡量TKA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影响TKA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的因素主要有手术因素及非手术相关因素。
3、用人工膝关节替代原有破坏的关节来恢复行走等功能。人工关节手术的最大好处在于能够术后消除关节疼痛,大大改善关节的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从而在有生之年能够很好地工作与生活。成功的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后可以使您无痛地生活并满足日常活动,对于已发生破坏的膝关节来说,其它治疗方法均不能达到同等疗效。
4、对于中老年膝内翻患者可采用人工关节置换进行治疗[3-4],而对于年轻或复合下肢畸形患者,则多采用截骨矫形与固定手术进行矫治[5-7]目前,Ilizarov膝内翻外固定支架是常用的矫形器械,但我们在临床应用发现Ilizarov器械必须穿全针,细钢针必须采用拉张固定,同时只能在胫骨远端(踝上)穿针,外固定架基本上跨越了小腿的全长。
5、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从X线平片上如何进行评估?近些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主要目的是改善功能和活动,减轻疼痛。其最常见的手术适应症包括股骨头缺血坏死、终末期髋关节疾病、发育性或创伤后关节畸形。
6、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康复不存在统一的常规,应因人而异。 (2) 全面训练原则:膝关节只是行走负重关节中的一个,而且类风湿关节炎累及多关节、多器官,因此,单纯处理膝关节并不足以改善患者的功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康复必须兼顾身体其他部位。
膝盖外翻应该这样做可以快速矫正
目录方法1:使用非手术方法治疗膝外翻试着利用低冲击运动来锻炼膝盖寻找有治疗膝外翻经验的理疗师。做瑜伽来锻炼膝盖。做不会损伤膝盖的普拉提训练。试着用费尔登克拉肢体放松法(Feldenkrais method)来改善关节稳定性和对位关系。穿合脚的跑鞋来支撑膝盖。
青蛙趴可以使膝关节外展、外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矫正膝外反翻,外翻角15度可以穿足弓垫进行矫正,如外翻超过20度且有遗传性因素,除青蛙趴外还需要在夜间穿戴支具矫正畸形。青蛙趴操作简单而且病人容易耐受,可以在平时生活中经常使用,配合其他治疗方式可以早期纠正膝外翻等畸形。
坐在椅子上,膝关节自然下垂,在双膝之间夹一个软枕,牢牢夹住两侧大腿内侧。你可以找个助手帮助抽出枕头,最好用力来对抗抽离枕头,感觉大腿内侧肌肉的收缩感。并腿靠墙蹲 双腿并拢,脚尖与膝盖对齐,直挺挺地靠墙站着,保持臀部和肩膀靠近墙壁。
治疗儿童膝内翻、膝外翻畸形
1、儿童因活动量减少而肥胖。内侧副韧带拉长,以后导致退行性关节炎。发育性膝外翻,90%的儿童可自行矫正,无需治疗,特别是行走时足尖内指呈“内八字”足者,膝外翻更能自行矫正。如果随诊过程中畸形加重,可采用下肢支具矫正。为防止足疲劳,亦可应用足的纵弓支撑物或足内侧楔形物垫高的矫形鞋。
2、对于轻微的膝内翻和膝外翻,可以通过佩戴矫形支具来矫正。这种矫形支具能够帮助改善孩子的步态,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对于情况较为严重的膝内翻和膝外翻,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矫正骨骼的畸形,恢复正常的步态。无论是采取佩戴矫形支具还是手术治疗,都建议家长及早带孩子到医院骨科就诊。
3、对于轻度膝外翻且关节活动范围尚存的情况,非手术疗法是适用的。其中包括大腿肌肉的按摩和手法推拿矫正,结合使用矫形支架。对于儿童,可以采用石膏夹板或管型来逐步矫正畸形,并通过支架长期维持,以防止复发。此外,进行大腿肌肉的按摩尤为重要,尤其是内侧肌肉,如股四头肌和缝匠肌等。
4、手术矫正法:严重的膝内翻和膝外翻,以及病理性膝内翻和膝外翻需要手术治疗,可采用 “8”字钢板半骨骺阻滞手术,该方法利用儿童所特有生长发育潜力,来调节和纠正下肢成角畸形。该方法理念先进,属于微创手术,手术效果良好。
5、适用对象:5岁以下的膝内翻患儿。方法:在双侧小腿弯曲最明显的部位用力将胫腓骨折断,然后用石膏固定,一般固定52个月时间即可愈合。手术矫正法:适用对象:4岁以上的膝内翻、8岁以上的膝外翻,或内外翻程度较重的患者。方法:一般采用楔形截骨的方法矫正,截骨部位选在畸形最明显处。
膝内翻和膝外翻的鉴别
1、膝内翻和膝外翻的鉴别方法如下:肉眼判断:如果膝内翻和膝外翻明显,肉眼可看出。
2、膝内翻和膝外翻的鉴别不复杂,从外观上看,如果让患者两腿并拢站直,双脚脚踝内侧并拢,膝关节内侧能够接触的,说明关节没有明显的内外翻畸形。如果脚并拢之后膝关节内侧不能够接触,而是有一定的距离,就是膝内翻的畸形。膝外翻的时候,在膝关节并拢之后脚踝之间不能够密切的接触,称为膝外翻畸形。
3、在外观上,膝内翻是0型腿,膝外翻呈X型腿。在治疗上,都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可以采用传统中医手法进行矫正,矫正后需要佩戴膝内翻或膝外翻矫正支具进行固定。同样也可以采取手术治疗,膝内翻手术治疗需要进行胫骨近端楔形截骨,然后给予矫正支具进行固定。
4、如果是膝外翻,俗称X型腿,这个时候胫骨远端向外侧偏移,重心力线落在膝关节外侧部,外侧磨损要重于内侧。但无论是膝内翻还是膝外翻,都是在骨关节炎里比较严重的病变。退变继发关节的畸形会导致膝关节力线的改变,从而使内翻还有外翻的角度越来越重,往往需要进行手术矫正。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