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影像学表现
1、髋关节撞击综合征髋关节各类畸形图解分析的影像学表现,包括X线摄影、CT和核磁共振等方面,具体如下:X线摄影:股骨头畸形:一般可看到典型髋关节各类畸形图解分析的髋关节撞击征,股骨头与股骨颈的头颈交界处发生凸起而形成手枪柄样畸形,即pistol畸形。
2、影像学表现:分别为斜轴位 T1 加权和冠状位质子密度加权脂肪抑制成像,图像显示髋臼盂唇的前上方撕裂。斜轴位图像显示股骨颈轮廓异常,在股骨头颈联合处骨质撞击形成异常突起。同时髋臼外侧伴有软骨损伤和软骨下囊性改变。对于α角的测量,如图所示,结果为58°(正常小于50°)。
3、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在其他类型髋关节疾病上也可发现,不需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一般需要的检查有X光片、CT和磁共振的联合应用。
4、表现:好发人群:爱好运动的青壮年 髋关节疼痛:腹股沟处疼痛或臀部深处痛,髋关节屈曲内旋时更加明显 活动受限: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受限,关节闪痛、关节绞锁、关节弹响 X线片:可见股骨头颈处发育异常。治疗:保守治疗 适应症:髋关节疼痛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响不显著者。
5、髋关节撞击综合症一般是由于髋臼的盂唇与股骨颈发生了撞击,而导致盂唇的撕裂而出现的症状,也可以是由于股骨与坐骨结节发生撞击而导致的症状。前者的症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是疼痛,疼痛为髋关节屈曲时,或者是在行走、蹲位时非常的明显,常在髋关节屈曲、内旋时有明显的诱发疼痛。
如何解读婴幼儿髋关节超声报告
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超声检查方法有静态超声评估法和动态超声评估法。静态评估法需要根据α角的变化及股骨头覆盖率进行观察,α角是由骨顶线和基线相交而成的夹角,用来衡量骨性髋臼发育状况;β角由软骨顶线和基线相交而成的夹角,代表软骨髋臼发育程度。
超声通过测量α角和β角来确定最后的髋关节超声分型。那什么是α角和β角?α角即为骨顶角,反映的是骨性臼顶的情况;β角即为软骨顶角,反映的是软骨臼顶的情况。
幼儿臀纹不对称一般多见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所以医院让你做髋关节彩超,是要看是否有髋关节发育的异常,报告单的内容上“股骨头骨化中心:点状”,是指在目前看左侧股骨头骨化中心发育稍差,但不是说就有问题,因为在发育中可以出现不对称性,可以稍迟一些,所以让你隔几个月在复查。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先髋脱位的分型: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及先髋脱位的分型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单纯性先天性髋脱位:- 髋关节发育不良,以髋臼指数增大为特征。多数儿童在特定位置下可自愈,约1/10发展为脱位,部分病例持续存在髋臼发育不良,成年后可能出现症状。- 髋关节半脱位,X线显示髋臼指数增大,股骨头部分覆盖于髋臼内。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Crown分型比较常用。Crown分型主要根据脱位严重程度分型,具体如下:Ⅰ型:股骨头的一种半脱位,脱位小于50%;Ⅱ型:股骨头半脱位约占50%-75%;Ⅲ型:股骨头半脱位在75%-100%;Ⅳ型:股骨头完全脱出。
本病一般有三种类型: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髋关节全脱位。尤其是前者,因没有脱位,临床上常常被忽略,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也可伴有其他畸形的存在,如斜颈、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等。
这里主要介绍一种比较简单实用分类方法,患儿到医院进行影像学检查后,特别是X线片测量,大体可以分为股骨头髋关节半脱位、完全脱位或高位脱位。髋关节脱位分型主要评价或指导髋关节脱位治疗。6个月以下婴儿髋关节脱位,大多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或者支具外固定。1岁内婴儿可以采用保守治疗。
用户评论